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

電影-權力風暴

首先,看此部電影,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,及多重的角色定位觀念,因為此部影片,是一段劇情接著一段的輪番上陣,但是在事件上所發生的時間點是一致的,看完,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讓觀眾去深思的地方,不論是政治,教育,戰爭策略/世局,執行力,自我意識(用另個角度去看見另個事實,與認知和自我關連性.....很多事物不是單純光吸收資料,然後把它納為自己的資訊就有用的,還得與現實層面相配合)。


電影簡介:

【權力風暴】劇情描述兩名毅然決定參與對伊戰爭的大學畢業生,他們投筆從戎的舉動淪為政客操弄的目標:眼看對伊戰爭長達4年未見突破,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共和黨參議員賈斯柏,延請梅莉史翠普飾演的知名記者珍寧羅斯,為更激進的「新戰略」背書;同時,勞勃瑞福飾演兩名年青人的大學教授史蒂芬莫利博士,民主派的他積極尋求救援,但他反戰的理念卻受到嚴重考驗。當年青人在前線出生入死時,珍寧羅斯的報導將對他們的命運投下震撼彈。

【權力風暴】由集合金獎影帝影后湯姆克魯斯梅莉史翠普和勞勃瑞福,三大影壇巨星空前合作,不僅是金獎導演勞勃瑞福暌違影年7年再執導筒,同時是湯姆克魯斯轉投聯美片廠的創業鉅作。政治、媒體與教育三股力量在當代最重要的國際議題上交鋒,導演勞勃瑞福赤裸裸地呈現政客操弄媒體及青年的處心積慮,不僅三大巨星飆戲精采,對白機鋒盡露,導演更希望透過兩名熱血青年上前線作戰,讓觀眾能更深刻去思考當前的處境。三股勢力纏鬥不休,喜歡【天人交戰】的觀眾保證大呼過癮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為另個網友的影評,個人覺得寫的很好


三大驚艷的政治震撼《權力風暴》Lions for Lambs文∕小智

(本文內含部分劇情,請謹慎觀看)

賈斯柏:妳想贏得反恐戰爭嗎?(Do you wanna win the war on terror?)
賈斯柏:想?還是不想?(Yes? or No?)----by《權力風暴》
(Lions for Lambs)以上問句兩則,深深將我震懾。

片中國會議員賈斯柏(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演)重複了兩次「Yes? or No?」看似最基本的是非問句,卻有著莎翁筆下哈姆雷特(Hamlet)最為難解的「To be, or not to be」難題。
導演勞勃瑞福(Robert Redford)在其《權力風暴》當中,維持了他一貫的人道關懷與社會關注,並發展出當今最為敏感的反恐政治議題。藉著影片,導演無非是想對當今決策者(暗指小布希?)施以一計猛烈的當頭棒喝,然而在最後卻又巧妙提供給觀眾隱晦性的反向思考-「主戰?抑或反戰?」其中高格調的正反辯論、深沉的人性思辨,加上角色大量的對白台詞,使本片到時勢必引來正負兩極化評價。

影片投政治愛好者所喜,重點擺在刻畫社會與人性,而非描繪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。不愛此議題的觀眾,或許會覺得索然無味,但對我來說,本片除了深沉的政治與人性思辨之外,更有著令人驚艷的高明導演手法,以下分別就「英文片名」、「敘事時間」與「結尾象徵」三點來作說明。

本片英文片名為「Lions for Lambs」,意思是指「羔羊領導著一群雄獅」。熱血青年們懷抱愛國理想與救國信念,投筆從戎親赴反恐戰場作戰,無奈最後卻淪為決策者所利用的工具之一。

這些決策者毫無作戰經驗,身居高位卻又無法體會前線戰事的艱辛。他們唯一會做的,便是出一張嘴高談闊論,以低能的外行領導,造成無辜的內行士兵白白犧牲。愚昧政策所帶來的結果,也必然會是一敗塗地。

片名巧妙之處,便是以驍勇善戰的美國大兵比擬作雄獅,再將政客媒體譏諷為羔羊,兩相反差的隱喻,將全片做了最為完美的定調。接著,本片有三條發生在同一時間,卻不同地點的敘事線:第一,參議員和新聞記者在華盛頓首府的正反辯論;第二,理想主義教授與一名翹課學生在加州某大學的相互談話;第三,兩名美國士兵在阿富汗軍事戰地的作戰受傷。看似毫無關聯的三條敘事線,卻因為這兩名美國士兵而巧妙地串聯起來。原來,這兩位士兵曾經是理想主義教授所教過的學生,而他們正在執行參議員所提倡的新戰略。

片中的「三線敘事,彼此交合」手法或許還算是小試身手,本片真正厲害的地方,便是對於其中「時間過程」的準確拿捏。全片採用「1:1」的時間敘述,也就是放映時間與劇情時間等長(電影中的一分鐘,等於劇情中的一分鐘)。舉例來說,片中參議員和新聞記者的訪談從上午十點開始,直至兩人訪談完畢,此時畫面帶到牆上不時出現的時鐘,指針剛好就指向上午十一點。一小時的訪談時間,代表觀眾正好也看了一小時的電影。

導演透過編劇與剪接,精準控制了影片長度,雖然類似手法在1952年的《日正當中》(High Noon)就早已出現過,或許這也是導演對《日》片的另一種致敬,抑或巧合吧?等到了影片最後,新聞記者搭乘汽車路過白宮,記者透過車窗看著白宮,此時飄揚的美國國旗映照於車窗之上,伴隨著接下來車窗外所看到的墓園景致。一大片的白色墓塚,對應出飄揚的美國國旗。原來,一個國家的興盛,是要靠那麼多人的血祭與犧牲。這震撼無比的畫面,是多麼地感傷,也是多麼地諷刺。

《權力風暴》在劇情上或許稍顯沉悶絮叨,但就影片最單純的中心思想來說,卻是力道無窮。伴隨片尾一張張消逝的泛政治化照片,除了隱晦的想像之外,傷感餘韻更是伴隨心頭,久久無法散去。

更多影評請見 小智的戲‧影‧音‧生活隨筆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kkaicd1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