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月12日 星期五

Google的慈善事業作法和傳統不同

在一個醫生的網站上,看到Google 成立慈善事業這則訊息,點進網址去一探究竟,
發現Google.org是個顛覆傳統的作法,這樣的作法更具power及前瞻性,但在各方看法不同的議辯情況下,似乎唯一遺忘的就是"人性",它畢竟是個慈善事業吧,這是個脫離不了的本體主題,而人性是什麼呢? 三思後問問自己吧!!

台灣公益資訊中心- 全文
http://www.npo.org.tw/PhilNews/show_news.asp?NEWSID=8314

<摘要>

Google雄心勃勃的創建者於今年九月份成立一個慈善機構,並給予約 10億美金的創業基金(用來吸引更多資金的種子基金)和受命進行對抗貧窮、疾病和全球暖化的工作。但是和絕大部份的慈善團體不同的是,Google所創立的慈善機構將是以營利為目的,並且可以提供資金給新成立的公司、與風險資本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甚至對議會進行遊說。和一般企業一樣這個慈善機構也必須繳稅。

因為選擇營利的基礎,Google不論是賣出公司股份營利或動用公司盈餘去資助Google.org都必須繳稅。任何其相關投資活動所產生的盈餘都必須課稅。不過有一件事情可能會讓股東們不滿意: 因為Google.org的關係所繳的稅無法公開,而反而被認為是因Google母公司(Google Inc.)的營利行為所繳的稅。
稅務律師和熟悉慈善機構的專家也懷疑Google.org的設立。他們懷疑Google的董事會在經濟不景氣時會想要收回部份的贈予。華盛頓的稅務律師Marcus S. Owens說“資金是掌控在公司董事會及股東的手中的。”
Marcus S. Owens擔任美國國內收入署的免稅組織部門主管十幾年。“Google的股東們可能終有一天會反對,尤其當經濟不景氣而公司急需資金時。”而且問題是,單單一個企業個體並無法解決地球上所有的問題。即使對於Google的作法持保留意見,Owens仍認為Google.org的架構“消除了所有其他可能發生的限制。”
Gogle.org 所投資的活動是有競爭優勢的因為他們並非著重於財務上的利潤。專案活動,如高哩程汽車專案的財務報酬並不是主要的目標。擁有約十億美金資產的美國矽谷社區基金會(Community Foundation of Silicon Valley)總裁Peter Hero說:“我認為如何衡量報酬是重點。Google.org是以更乾淨的空氣和生活的品質來衡量報酬,盈虧的衡量不只是以財務的角度而是環境和社會方面。”

沒有留言: